蚕沙(蚕沙的简介【名称】:蚕沙【别名】:暂无【药材类别】:动物类【性味】:辛;温;无毒。①《别录》:味辛,微温。②《药性论》:味咸,无毒。【归经】:入脾、胃经。①《本草求真》:入肝、脾。②《本草便读》:入脾)

蚕沙 0关注

蚕沙概述

蚕沙的简介【名称】:蚕沙【别名】:暂无【药材类别】:动物类【性味】:辛;温;无毒。①《别录》:味辛,微温。②《药性论》:味咸,无毒。【归经】:入脾、胃经。①《本草求真》:入肝、脾。②《本草便读》:入脾 [详情]
  • 中英文名称:蚕沙 
  • 功效与作用:祛风除湿;和胃化浊;活血通经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不遂;风疹瘙痒;吐泻转筋;闭经;崩漏

精选图文

更多

蚕沙功效与作用

蚕沙的简介

【名称】:蚕沙

【别名】:暂无

【药材类别】:动物类

【性味】:辛;温;无毒。

①《别录》:味辛,微温。

②《药性论》:味咸,无毒。

【归经】:入脾、胃经。

①《本草求真》:入肝、脾。

②《本草便读》:入脾、胃。

【入药部分】: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

【产地和分布】:原蚕屎、晚蚕沙、蚕砂、原蚕沙、马鸣肝、晚蚕矢、二蚕沙、蚕屎

【形态特征】:蚕沙呈颗粒状六棱形,长2-5mm,直径1.5-3mm。表面灰黑色或黑绿色,粗糙,有6条明显的纵绝及横向浅沟纹。气微,味淡。

蚕沙的功效与作用

祛风除湿;和胃化浊;活血通经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不遂;风疹瘙痒;吐泻转筋;闭经;崩漏

1.“主肠鸣,热中消渴,风痹,瘾疹。”《名医别录》

2.“治消渴,症结,及妇人血崩,头风,风赤眼,去风除湿。”《本草纲目》

3.“原蚕沙,为风湿之专药,凡风湿瘫缓固宜,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,亦宜加入滋补药中 。”《本草求原》

4.“炒黄,袋盛浸酒,去风缓诸节不遂,皮肤顽麻痹,腹内宿冷,冷血瘀血,腰脚疼冷。”《本草拾遗》

5.“治头风、风赤眼,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

附方

①治湿聚热蒸,蕴于经络,寒战热炽,骨骱烦疼,舌色灰滞,面目萎黄,病名湿痛:防己、杏仁、滑石各五钱,连翘、山栀各三钱,苡仁五钱,半夏三钱(醋炒),晚蚕沙三钱,赤小豆皮三钱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分温三服,痛甚加片一子姜黄二钱,海桐皮三钱。(《温病条辨》宣痹汤)

②治风瘙瘾疹,遍身皆痒,搔之成疮:蚕沙一升。以水二斗,煮取一斗二升,去滓,温热得所以洗之,宜避风。(《圣惠方》)

③治外感头痛:蚕沙、白芷、大黄各三钱。共研细末,调葱汤外敷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④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:晚蚕沙一两。煎汤,一日三回分服,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
⑤治半身不遂:蚕沙二硕。以二袋盛之蒸熟,更互熨患处。仍以羊肚、粳米煮粥,日食一枚,十日即止。(《纲目》)

⑥治霍乱转筋,肢冷腹痛,口渴烦躁,目陷脉伏,时行急证:晚蚕沙五钱,生苡仁、大豆黄卷各四钱,陈木瓜三钱,川连(姜汁炒)三钱,制半夏、黄芩(酒炒)、通草各一钱,焦栀一钱五分,陈吴萸(泡淡)三分。地浆或阴阳水煎,稍凉徐服。(王士雄《霍乱论》蚕矢汤)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0-15g,纱布包煎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炒热熨;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扩展阅读

【注意事项】:

血不养筋、手足不遂者禁服。

热门文章推荐

相关问答

猜你喜欢

大家都在看

热门药材排行榜